Saturday, June 10, 2017

反转镜头拍微距

以前听过许多玩家提过反转相机镜头可以变成微距镜头这个玩法,今天我就尝试一下。

方法很简单,就是把镜头拆下来,反方向对着相机感光元件。其实市面上有卖镜头反向接口,但我们只是玩爽,可以暂时一手抓着镜头,一手抓着相机兼按快门。由于没有电子连接,对焦的方法是靠前后移动相机来调整镜头与被摄物的距离。

下面是测拍照,我用的是kit lens XC16-50mm。

目标是最靠近我的报纸

没想到拍出来的效果惊人!连打印的每一粒墨点都清晰可见!
反转镜头可以一秒把Kit lens 变成不错的微距镜,可以让我这种普通穷玩家体验一下微距摄影。

Thursday, May 18, 2017

2017年上半年随拍

信手拈来一些今年拍的一些照片

Untitled
2017年跨年倒数。摄于Desa Park City

Nepenthes x ventrata
猪笼草成长过程(摄于2016年,但是在一月我才剪辑照片)。本来想写一篇比较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是懒惰。对不起我错了。

Grapes
葡萄成熟时 


Lanterns
天后宫农历新年花灯


Milky Way
在海拔 3,272米的神山半山拍的银河照。这次爬神山的运气不错,全程天气晴朗。我趁凌晨出发攻顶前没有月光光,匆匆忙忙地拍了这张照片。可惜银河的位置偏高,找不到前景衬托银河。自己也没有尝试玩一些创意的拍摄。比如加入人物合照之类什么的,可惜可惜。下次有机会得记得多拍一些。



Saturday, October 8, 2016

发霉的老镜头

复古无反数码相机和古董底片单反相机,两架相机放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

上面照片右边的古董相机是有30年历史的Yashica FX-7 Super SLR底片相机,我的童年照都是来自这台手动相机。家人一直都是用它来记录生活的点滴至到我11-12岁时,爸爸买了另一架底片傻瓜机后才把它淘汰掉。之后一直都把它藏在屉柜里。虽然Yashica不是什么名牌相机,但是我们也没有丢掉它的打算。

数年前,我把它从屉柜“解放”出来,发现相机的那片反射镜已经卡住了,而且镜头也发霉了。我觉得不值得花钱去修理,就把它放在房间里当做是博物馆的收藏品算了。哈哈!

趁今天有点清闲,我就心血来潮想试一试用这粒老镜头来拍照,看下这里老镜头配上现代的相机会有什么有趣的成像。当然,孤寒的我是不会花钱买adapter用在一粒发霉的老镜头。

首先,我需要计算Fujifilm X-mount和 Contax/Yashica的C/Y mount的flange range差距。 Flange range是底片/感光元件和镜头之间的距离,Mirrorless相机 short flange range的好处就是可以这样玩不同的手动镜头!)。


网上的资料显示:

C/Y mount= 45.5mm
Fujifilm X mount= 17.7mm

45.5-17.7=27.8mm

(暂时忽略两家相机镜头接口的深浅和镜头底镜差距的不同。反正只要不露光,能对焦拍照就好了)

然后,准备材料厕纸筒和粘纸。大概剪一段28-30mm的纸筒,调整一下纸筒的直径让Yashica镜头接口能够挤进去。
大概剪个长度
Yashica ML Zoom 42-75mm f/3.5-4.5。这种怪鸡焦距在现代的镜头好像很少见,当年应该是被定位为入门级的normal/portrait lens吧。注意镜头前沿边还有被撞扁的岁月痕迹。


套上去纸筒

相机装在三脚架,将就一下用手托着镜头拍照好了。
大功告成!

这些是Yashica ML 42-75mm f/3.5-4.5装在Fuji X-A2拍出来照片和新旧镜头成像的比较。

Yashica @75mm f/4.5
不知道因为发霉、油迹还是镜头设计如此,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朦胧一片

Fujinon 16-50mm f/3.5-5.6 @50mm f5.6, cropped
现代镜头的颜色和锐利度完爆陈年发霉又有点肮脏的Yashica

Yashica @75mm f/4.5

Fujinon @50mm f5.6, cropped

Yashica @42mm f/3.5

Yashica @75mm f/4.5

Yashica @75mm f/4.5

Yashica @75mm f/4.5
小结:由于这粒老镜头的状况也不是很好,发霉又肮脏,拍出来的照片一片朦胧美(笑)。所以我也不能确定这些照片成像差异的主因是不是因为镜头技术的进步。

当然,现在市面上也是又很多非常好的经典手动老镜头,而这粒Yashica 42-75mm在当年也只不过是最便宜的入门镜头。其实也没有嫌弃什么,反正以前我们拍菲林底片洗出来的家庭照,只要能看到脸就开心了。不是吗?

Friday, July 29, 2016

浪中岛的星空

趁开斋节假期我请了两天假,去了浪中岛Lang Tengah Island 7天参加海龟保育计划 Lang Tengah Turtle Watch当义工。其实自己心中更主要的政治议程目的是我已经仰慕东海岸海岛的星空多年,可惜上次去停泊岛Pulau Perhentian的时候不巧遇上满月,强烈的月光让群星黯然失色,可惜可恨。而这次的海龟保育计划又碰上开斋节新月,没有月光的漫漫黑夜,绝对是拍银河的绝好时机。

这次的旅行算是满载而归,完成了很多“壮举”:
1)第一次看见马来西亚的银河
2)第一次不靠救生衣自己浮起来游泳
3)第一次看海龟上岸
4)第一次看海龟下蛋
5)第一次看小海龟孵出蛋
6)第一次看小海龟群体下海
7)7天的半原始人的露营生活:打井水,捡柴生火驱蚊,简陋的卫生条件...

废话不多说,这是继我在台湾清境第一次尝试拍银河后,再次尝试银河摄影

Milky Way at Turtle Bay

Milky Way

Starry Turtle Bay

回头看看这3张银河照片,自己有几个想法:
1)就算是离陆地码头22.5km的浪中岛也不能完全避开光害。
2)以前嫌弃36mm等效镜头不够广角,现在用24mm广角镜还是不足以把整个银河一网打近啊!
2)后制才是王道,平时网上看到的漂亮银河照肯定是经过电脑后制的。
3)调校照片色温白平衡对有轻微色盲的我是很有挑战的任务。哈哈!
4)ISO 6400+20秒曝光貌似已经是我相机镜头组合的局限,需要再做功课,继续尝试突破局限拍摄银河。

海龟的东西就不多说,懒惰写了。

最后免不了通俗地总结一下感言: 感谢召集人Malcolm的一切安排,让我有机会参观这个美丽的海岛,也让我有机会认识一班新朋友,然后我们一团假原始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日对夜对一起生活了7天。哈哈!


Tuesday, June 14, 2016

更新

2016年都没有更新

今天就随便放一些照片上来吧

Not so happy Cat
路过的野猫不爽被偷怕


Crescent & λ Gem
峨眉月和双子λ 星。莫名其妙,为了追求低ISO, 竟然在230mm长焦之下很失策地用4秒长快门拍星星。结果星星长了尾巴。


Solar Eclipse
日蚀: 人生第一次看日蚀,万万没想到最后聚集了多位同事一起看日蚀,还好上次金星凌日时买了3个太阳滤镜。可以考虑成立天文学会了。


Untitled
农历新年东禅寺平安灯:身为器材控的我对新相机的高ISO表现表示非常满意。哈哈!


Lion Head
狮王!我果然对长焦镜情有独钟。


Anticipating
期待中的女孩

Putrajaya Hot Air Balloon
Putrajaya Hot Air Balloon

Friday, November 27, 2015

Nikon D7000 vs Fujifilm X-A2

那天刚好借了一架D7000回家过夜,手痒做了一个head to head来玩玩。

P/S:这不是一个很技术性的比较,看看就好。

2010年的中高阶级单反相机对2015年的入门级无反相机

同样时间,同样焦段,同样光圈, sharpening normal,,noise reduction normal. Jpeg直出

看来网上讨论讲得对,Fuji的ISO6400其实是其它牌子的ISO3200,所以我这样比较会比较公平。如果Nikon也用ISO6400,快门大概会是1/10秒了。而且Fuji的"ISO6400 照骗”看起来就会比Nikon的ISO6400照片干净太多了。

同样是用kit lens, 但是Nikon这粒18-105mm f/3.5-5.6 VR对街灯lens flare的控制好像输了一点。可能另一粒kit lens Nikkor 18-55mm f/3.5-5.6G会比较好。

还有, Fujifilm的Jpeg直出看起来修饰很多,未必对每个人的口味。但是对我这种懒人来讲就很方便,懒惰修图。拍Raw? 算啦!哈哈!

Friday, October 23, 2015

战鞋退役

自2010开始穿上你认真跑步,从个人的第一个10公里赛事到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参加过许许多多的赛事,走过数百公里的路。今天你终于可以正式光荣退役了!(没办法,用胶水都没法把鞋底粘回去了,呵呵!)

Old Shoe

妖艳猪笼两件事

1)见红了 种了2年的 Nepenthes 'Ventrata' (花市猪笼草),才发现原来在充足的阳光之下的Ventrata可以长得这么红艳。它终于把身上的 N ventricosa 原始基因发挥出来了! 2)妖艳Miranda 刚入手的N....